■本报讯(记者 昝多娇)
今年入梅以来,我县连续遭受四轮强降雨。截至6月19日8时,全县平均降雨量425.8毫米,最大(章里站)达590.5毫米,总量超出前五个月累计降雨量(273毫米)152.8毫米,比多年平均梅汛雨量(277毫米)多148.8毫米。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省市防指《关于认真做好梅雨期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汛”基本原则,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梅汛期强降雨防御工作。
记者从防汛指挥部了解到,受强降雨影响,全县各类水库、山塘水位上涨迅速。6月15日13时,老石坎水库达到入汛以来最高水位119.96米,超出梅控水位2.96米。6月16日10时,赋石水库最高水位达82.93米,超出梅控水位1.93米。全县有30%的中小型水库超控制水位溢洪,经科学调度,目前两大水库水位得到控制,但西苕溪下游河道依然处于高水位运行。6月19日15时,梅溪水位7.27米,超出警戒水位0.27米,傍晚前后达到峰值,后将逐步回落。
截至6月19日12时,连续强降雨造成全县农作物受灾3250公顷,受灾人口5.4万人,房屋倒塌64间,转移人口559人,工矿企业停产116家,堤防决口18处、长度0.1千米,损坏水闸3座,护岸204处,水文测站5个,灌溉设施56处,水电站5座,冲毁塘坝8座,直接经济损失达0.91亿元。
面对严峻的强降雨形势,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部署防汛抗灾有关工作。县主要领导亲临县防指和乡镇、村,听取近期雨情、汛情及受灾情况汇报,召集县四副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防汛抗灾专题会议,按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严密部署有效应对措施。同时,县四副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连夜深入联系乡镇、村掌握水情、了解灾情现场,指导防汛抗灾有关工作。
气象、国土、水利等部门加强了近期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等基本信息的科学分析,第一时间发布汛情信息,各乡镇、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小流域、山塘水库、堤坝、地质灾害点、危房等防汛重点,强化联动监管,按分析汛情及时落实有关应急预案,做好有关人员的转移撤离工作。供销、交通、林业、农业等部门强化有关防汛、救灾物资设备储备,确保发现灾情能保障妥善有效处置。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我县降水强度将明显减弱,但各水库、西苕溪河道仍处于高水位运行,各类水利工程纳洪调蓄能力减弱,加之土壤含水饱和,极易引发次生灾害,今后一段时间防汛抗灾形势依然严峻。县防汛指挥部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保民生、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