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广场 新闻动态 详细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杭州举行

2010-9-6935人阅读
发布日期:2010年09月02日
本文章被浏览 460 次数  [打印] [ ][关闭]

9月1日上午,由省工商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共同组织的全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杭州举行。会议传达了中央领导、省委主要领导就浙江省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有关重要批示精神。省局郑宇民局长到会并讲话。

 

参加会议还有,省局副局长冯水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徐峻,省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海亮集团、同方集团、奥普集团、东厦建设集团等民营企业家。

与会企业家代表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题开展交流,贡献真知。海亮集团董事长冯亚丽在发言中认为,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能使企业形成向心力,还能使企业形成创新力,迸发强有力的竞争力。员工只有愉悦地工作,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开发,才会甘心情愿、无怨无悔地为企业贡献智慧。网盛控股董事长孙德良表示办企业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企业内部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要建立企业文化,让员工“激情澎湃走楼梯”。同方控股集团董事长朱志平则认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首先是用工规范,只有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才能创建出和谐的用工关系。东厦建设集团董事长陈振江很赞同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上,不要用太多的规章去约束员工,而用中国最传统的精髓的人文精神,来缓解、舒缓目前的劳动关系。耀信工程咨询董事长蒋磊表示在对待员工问题上要提供人文关怀,抚慰心灵,增强员工的幸福指数。

 

省局郑宇民局长作小结发言,重点从解析“富士康态”本质、如何看待员工、如何看待劳动关系,企业如何构建良好的劳动生态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得到了与会者的共鸣。

“富士康态”:代工厂、泰罗制、高院墙、陌路人

“富士康态”出现的几个问题,一是代工厂。由于没有自主品牌,价值链的构成决定了要通过挤压劳动成本赢得利益,从而激化或者恶化劳动关系;二是管理“泰罗制”,进行被动式的机械化管理,完全否定了工人的主动性;三是封闭式,高墙、铁丝网,让工厂与社会隔绝;四是陌路人,员工之间缺少沟通,形同陌路。

员工,是构建劳动关系的基础,要尊重员工的社会属性

“富士康态”的本质是没有以人为本,没有把企业当做是一个社会组织,把员工当成车间人而不是社会人,是机器的人而不是人性的人,是附属的人而不是平等的人,否定了企业是社会组织,否定了员工是社会人的基本属性,从而规避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引发。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企业要尽自己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生存状态由资本生态、市场生态、产研生态和劳动生态等四方面决定。过去有的企业只注重市场的供求生态,供需变成了企业家的全部,然后把企业的获利变成企业目的的全部,把企业变成了一个经济机器而不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企业要关注资本流动、市场供求、成果转化的生态,更应该关注劳动者的生态。必须要把经济机器逐步转变为社会组织,把物理的资本积累逐步转变为人文资产的积累。浙江的民营企业出自草根,来自民间,不能忘记过去初始创业的艰辛;不能忘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人平等,追求公平、平等,要平等的对待员工;不能忘记以人为本的生产方式和目的,企业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和谐的基础。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要尊重员工的社会属性,真正做到平等待人,真情感人,待遇留人,激励用人,培训育人,事业造就人,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主动担当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