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广场 新闻动态 详细

安吉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

2010-8-201178人阅读
高点上定位 高位上提升
安吉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
——县委《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解读

  编者按:绿水青山,就是安吉的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就是安吉的后发优势。

  这就是近日县委《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的生态理念,为安吉正在践行的生态文明之路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从获得国家首个生态县,到县委县政府将“生态立县”纳入奋战纲领,再到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安吉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越来越高,路径越来越明晰。

  高点定位 凸出领先水平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安吉率先前行。

  新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提出我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我县将坚持生态立县,突出工业强县,加快开放兴县,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总载体,探索形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模式,努力走出一条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安吉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决定》还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美丽乡村,率先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争创联合国人居奖,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生态经济发达。经济转型升级进展明显,高附加值、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三次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清洁生产普遍实行,循环经济形成规模,两大传统产业成为循环经济示范,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特色机电、新能源等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稳步提高,水环境、大气环境持续改善,城乡污水、垃圾处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生态建设和修复得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实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以县域为单位的4A级景区初步建成。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宜居水平明显提高。

  ——生态文化繁荣。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生态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逐步确立,生态行为习惯和消费模式初步形成,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地域特色鲜明,形成一批展示成果。

  ——体制机制健全。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责任体系全面构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得到全面实施。

  经济 环境 文化 构筑生态文明体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业最关键。

  县委、县政府在实施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中,始终把生态作为优先要素予以考虑。《决定》里对绿色食品、特色机电、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寄予厚望要形成高新尖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会务商务、区域总部、研发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培育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此外,“以竹代木”等循环经济和安吉特色的绿色产品产业也被看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是基础。

  为优化老百姓的生态环境,县委县政府铁腕治理污染。抓好“清水入湖”工程,突出抓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强化工业固废综合管理,加快建筑施工及餐饮业综合治理,加大流动污染源污染控制。提高城镇污水截污率,完成建制镇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垃圾收运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村镇,加快城市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构建快速便捷的城际、城乡交通网络。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营造生态文化是群众根基。

  生态文化基地众多,是安吉生态建设的又一鲜明特色。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即将竣工,同时上张山民文化馆、上舍龙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展示区、生态建筑(公园)等生态文化设施正成为农民身边的生态文化展示馆。实施绿色家庭等细胞工程,大力倡导低碳生活,引导全民使用节能环保产品,自觉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限制使用一次性商品,在全社会形成注重节约、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创新体制 落实支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是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综合考评机制。《决定》把生态文明作为班子考核、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建立政府环境保护重大决策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特别要把“一把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责任制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和奖惩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核体系,按照乡镇主体功能定位,科学合理设置生态环境、生态经济、财政收入等指标权重,体现考核的差异性和针对性,增强考核的引导力。制订出台《安吉县生态建设指标评价办法》,科学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完善多元投入机制,让生态文明建设“不缺钱”。《决定》突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注重财政资金的引导性。研究制定社会资本投资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机制,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清洁生产企业和生态环保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形成生态文明多元化的建设投入体制。

  老百姓的参与壮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决定》建立了公众参与机制。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环境监测与污染物排放情况,扩大公众知情权。通过网络、电话等载体接受公众监督和信息反映,以走访、调查、听证、座谈等多种形式多方主动听取公众意见,限时处理答复。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建设,壮大生态文明志愿者队伍,更好发挥其在环保专项行动、环保监督、宣传等方面的作用。

  一个愈发山清水秀、富饶美丽的安吉正向我们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