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安工
近期,县消保委接到消费者反映有不法商人召集老年人在酒店、社区等公共场所和出租房内进行非正规的保健知识讲座。结合以前老年人在免费讲座上购买保健品后,回家发现并无宣传之功效,以及遇到质量问题维权无门的现象,县消保委提醒老年消费者,不要轻信打着免费诊断、免费普查、免费讲座等幌子推销保健品的活动,谨防被忽悠。
县消保委提醒,购买保健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种促销手段,不要轻易陷入销售陷阱。
一、以健康知识讲座为幌子,“免费试用”、“赠药”等手段吸引老年人。
二、以“买一送一”,买保健品送粮、油等小恩小惠为诱饵,高价推销保健品。
三、打着高科技的牌子上门推销。
四、在社区打着“名医义诊”的旗号,销售人员穿上白大褂充当“名师”,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老年人购买、服用保健品。
五、在酒店开办各种“专家讲座”,“专家”却在现场宣传某某保健品效果如何神奇、获得过多少奖项等。
六、免费讲座上里应外合,请托儿在旁边煽风点火,引诱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广大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应注意:
一、查看有无标志。保健食品的标识是一个蓝色的帽形标志,下面有“保健食品”的字样。
二、查看批准文号。如具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的产品,应标有“药准字”、“药健字”批准文号;具有保健、预防作用的,应有“卫食准字”的批准文号。
三、注意选择购物场所,尽量选择实体店购物。购买后必须索取发票,以防出现纠纷时维权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