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广场 新闻动态 详细

“低碳项目”,安吉民企投资新方向

2010-7-20922人阅读
 
11家企业参与首次低碳项目招投标活动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胡国稳)

          

  低碳经济,关键是低碳技术的应用。鼓励民企参与低碳科技研发与创新,我县科技部门首创招投标的形式,推出低碳建筑相关技术及开发应用、低碳设施(大棚)农业示范项目、低碳环保技术及产品开发三大领域的低碳项目,邀请省科技厅专家、评委对投标企业进行评选,对中标企业实施的低碳科技项目进行奖励、补贴。

  正如县科技局刘向阳副局长所言,开展“低碳科技研发与创新重大招标项目”活动,旨在引导民企研究与开发低碳科技项目和产品,推动企业有价值的低碳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开展低碳科技示范项目研发。

  上周,我县第一场低碳科技研发与创新重大招投标活动开标,15位省科技厅推荐的专家评委分三组对我县11家民企递交的标书进行了评审、打分。预计本周,县科技局即将公布中标企业。

  低碳环保技术受热捧

  去年5月份,皈山乡磁性耐火材料传统企业科声磁性器材有限公司在铁氧体永磁材料生产行业首创煤气发生炉烧结工艺,使每吨产品的煤耗从0.46吨下降到0.329吨。7月16日,公司总经理马武明又带着“年产2万吨高稳定性磁性材料技改项目”的标书参与了此次招投标活动。

  “这是科声新上马的生产线,通过生产工艺的改造和高稳定性铁氧体永磁材料节能技术应用,2万吨的产能可节约原煤近3000吨,节电200万度。”马武明介绍说,仅此一项技术的应用,即可节约企业的能源资费500万元。

  对一家销售产值仅3000余万的企业来说,投资1243万元其中设备投资1033万元上马技改项目,研究、应用低碳技术节能降耗,是什么促使企业热心于此?

  “有舍有得,低碳技术的应用的回报期较长,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且通过每年节省的费用也可以收回投资。”马武明表示,高能耗的磁性耐火产业实施低碳技术改造,既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需求。

  对中标企业来说,可以获得科技部门的资金奖励和支持,而对科技部门来说,通过这次招投标活动了解目前我县各个领域正在进行的低碳技术的研究、研发与应用。据悉,选择“低碳环保技术产品与开发”领域的一共有5家企业,如久天电力科技、正兴牧业、华埠实业、万昌家具和科声磁性材料。

  低碳建筑正兴起

  低碳建筑技术的研发也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今年,我县企业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步伐加快。丰虹新材料 1000平方米厂房屋顶安装太阳能集热管、中海机械9000平方米屋顶建造616千瓦太阳能发电、华埠实业利用新厂房 5000平方米屋顶实施发电和加热。

  该领域的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样受到的我县民企的关注 。创建于2003年的帕达斯医疗科技在塘浦新厂区建设项目参与了这次招投标,而且是从低碳建筑技术的集成设计着手。

  帕达斯医疗科技与省建筑科学院设计研究院合作,将新厂区分为厂房、行政综合楼、IT网络、新产品孵化楼和园林式绿化区5个主体。据悉,这是我省首次将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及低碳设计理念植入民用与工业结合的低碳建筑。

  帕达斯医疗科技相关负责人鲁志立介绍,该项目主要包括新建楼宇的地热能空调技术、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公共建筑低碳化(led)照明控制技术等方面。据分析,该项目实施后在系统寿命(20年)内,可节约标煤4900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400吨。鲁志立认为,该技术具有推广的可行性,可在园区内企业推广应用。

  低碳农业如火如荼

  低碳设施(大棚)农业同样受到了农业企业的关注。在11 家参加招投标的企业中,汇民果蔬、金手指、东篱农业、开心生态农业4家企业参与农业项目。

  昆铜的汇民果蔬从环境友好型病虫害防控技术、施肥技术体系、肥水一体化技术、蔬菜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出发,建立低碳蔬菜生产模式示范区,使肥料利用率达60%以上,减少化肥投入量50%,亩均年增收6000元,据悉,该项目建立低碳农业园区总面积3750亩,蔬菜年增产1.125万吨,增收2250万元。

  汇民果蔬相关负责人表示,积极参与低碳农业技术的开发利用,是企业农产品节本增收,外拓市场的双重需要,也是我县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

  目前,省科技厅专家评委对11家投标企业进行评审、打分已经结束,预计本周内即将公布中标企业。刘向阳表示,首次低碳项目招投标活动就吸引11家企业参与,足以说明安吉民企热心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利用,低碳经济是国家产业导向,安吉民企发力正当时。